我们再多聊聊创新问题,因为作为促进业绩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创新似乎是媒体关注最多的一个概念,而且几乎每一位首席执行官都会在其年报里大谈特谈创新。创新获得强烈关注是很好的现象。我们刚才介绍了西捷航空公司别出心裁的营销理念,它充分体现了创新在改变行业竞争格局方面的作用。但我们认为,一般来讲,大多数人和商业领域的权威专家们在思考创新时往往思维过于狭隘,因此,与多重增长机遇失之交臂。
思维狭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文化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将其称为偏见),认为创新是爱迪生、爱因斯坦和乔布斯们的专属领域,只有那些无比聪明、超凡脱俗的天才们才会“消失”在他们的实验室或房间里,一旦现身,就会拿出一项能够改变一切的发明。当然,这种罕见和奇妙的人确实存在,我们应当感谢他们。然而,如果你想提升公司业绩,就不要拘泥于这些罕见和奇妙的人为我们传递的创新理念,即创新都是重大的、颠覆性的突破。这样的创新标准的确太高了,它把太多的人挡在了创新的门槛之外,因为他们心想:“创新是别人做的,不关我的事。我可能聪明,但是还不至于那么聪明。”这就好像刚参加工作一天就辞职不干了。请注意听好:在商业领域,最好将创新定义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渐进式改进”,只有这样,才最有可能实现创新。
创新可以是,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持续不断的、正常的事情。创新可以是,而且应该是一种心态,每个员工,无论位于哪个级别,在每天早上踏进公司大门的那一刻都应思考如何创新,心想“我今天要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方法。”想想,如果这样的话会发生什么。创新忽然之间变成了一种工作方式,季度财务报表可能只用6天就编好了,而不是原来的8天;存货周转率可能每个季度提高5%;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可能一天能拜访4位客户,而不是原来的3位。创新变成了一项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的“群众运动”,而凡是“群众运动”,几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在,关于这种思维,有一点需要强调一下。创新并不是老板发表几篇诸如“创新很好,我们必须创新”之类的讲话之后就会自发地实现。
纽约人劝告别人时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忘掉它”。我在这里也援引这句话,劝你忘掉这种简单的想法。老板发表这种讲话时,人们会点头,甚至鼓掌,然后继续回到办公桌前,回到他们的实际工作中,不会再去思考创新。创新思维绝不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要养成创新思维,需要从文化上认可创新,公司领导者要庆祝员工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比如,如果客服中心的山姆想办法将客户保持率提高了5%,那么在这个时候,公司领导者就要为他举办一个小型的办公室派对以示庆祝,并公开奖励他两张演出门票。再比如,如果玛丽发现通过对工作调度方案做出小幅调整之后就能避免工厂发生停工问题,而且每个人都比较喜欢这种调整,那么作为奖励,公司领导者可以请她的家人去迪士尼乐园游玩一番。
无论怎么奖励,都属于细节问题,并不是很重要。只要奖励方式正确、行得通就足够了。(永远不要为了奖励员工而请其与老板共进晚餐,因为无论老板这个人多么奇妙而有趣,跟老板一起吃饭依然属于工作。我们再重复一遍,永远不要请员工与老板一起吃饭。)好吧,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就讲这么多。一定要记住一条根本原则:我们和其他人一样,也备受伟大发明家们的鼓舞,但提升公司业绩的各种机遇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即便你不必是一个天才般的人物,同样能给自己的公司留下有意义的印记。你必须相信,渐进式改进也是创新。